1 1 1 1 1 1
新闻
中心

2023世界计算大会:算力赋能千行百业 数智加速产……

2023-09-16 17:16:34 中国新闻网 89万 中新网长沙9月16日电 (记者 唐小晴)202……

222024-05

大湖之南丨“计算”未来筑高地

大湖之南丨“计算”未来筑高地 人民日报客户端湖南频道 申智林 刘宾……

222024-05

世界计算大会先进制造论坛:问道数智融合的新……

工业互联网世界 2023-09-16 16:58 发表于 湖南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

222024-05

新华全媒+|技术迭代·绿色发展·深度赋能——2……

2023-09-16 18:54:54 来源: 新华社 浏览量: 102.2万 当前,先进计算机遇与挑战……

大会介绍SUMMARY

       主题:计算万物·湘约未来——计算产业新变革

时间:2023年9月15日至16日

地点:长沙北辰国际会议中心


 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高地,湖南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主办的2023 世界计算大会于9月15日-16日在湖南长沙举办。

 大会以“计算万物·湘约未来——计算产业新变革”为主题,围绕大计算、新数据、强融合,策划1场开幕式暨开幕论坛、13场专题活动、1场赛事和1场专题展,围绕前沿技术创新、计算产业培育、应用生态构建等方面, 为全球计算领域搭建一个专业交流、高端对接、共赢共享的国际化合作平台。

日程PROGRAMME
嘉宾介绍GUESTS
姚期智 中国科学院院士、2000年图灵奖获得者、2021年京都奖得主
江小涓 国务院原副秘书长、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大学教授
薛其坤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
徐直军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
周进军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
陈旭东 IBM 大中华区董事长、总经理
Areeba Rehman G20 青年企业家联盟法国主席、法国公民企业家组织主席、弗雷特贝司创始人
陈晓红 中国工程院院士、湘江实验室主任、湖南工商大学党委书记
桂卫华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
向锦武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杨伟军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历军 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于英涛 紫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新华三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严群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国际信息显示学会会士
李世鹏 欧亚国际科学院院士
金双根 欧洲科学院院士、河南理工大学副校长、教授
王耀南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教授
吴东方 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倪光南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张彦 欧洲科学院院士、挪威皇家科学院院士、挪威工程院院士
邬伦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沈昌祥 中国工程院院士
谭建荣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
精彩回顾WONDERFUL REVIEW
主持人

姚期智

中国科学院院士、2000年图灵奖获得者、2021年京都奖得主

观点1:ChatGPT只是一个大脑,未来的发展一定会需要一个实体。人工智能未来的方向,从短期来看,要发力发展大模型在行业的应用落地;从中长期来看,通用智能机器人的发展是非常有可能实现的,它可以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这两大中国非常好的产业在未来真正融合起来,存在巨大的想象空间和经济价值。 观点2:大模型在技术上可以分为通用、行业、场景三个类别,其中在通用和行业里面,对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新机会点。要把AI大语言模型的通用智能和一般的通用能力细化到各个行业里,就必须要锁定一个行业,要实现行业应用需要算力、数据和模型的匹配。 观点3:行业大模型的应用落地会遇到以下问题:一管理问题,包括AI幻觉,就是明明它不知道,它说它知道;还有比如大模型的迭代问题;二是人才难找,技术门槛相当高;三是生态问题,需要让大家在这个生态圈里面得到资源和很好的发展;四是稳定和安全问题,包括伦理和隐私问题。要建设一个健康的大模型,需要有三个支撑:技术设施好的支撑,顶层设计的优化,非常旺盛的下游需求。政府要进行市场治理和顶层规划。
主持人

江小涓

国务院原副秘书长、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大学教授

观点1:企业的地位在显著上升,成为创新、研发、应用、投资的主体,而传统的学术界发挥作用在下降。 一百年以来分析科技创新的主要框架是以科技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为主线。过去科技发展和市场需求之间是并行串联的关系,科技发展带动需求涌现,市场需求推动科技发展;在信息时代,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就有问题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高校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3.9%,科研单位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13.3%,而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48.1%。 科技学和产业家的信息互通,推动了科技和市场的共同繁荣。从信息的维度来看,信息生成、传递和获取能力;信息的数量、深度和广度;多维信息的交互能力;信息的共享能力——这些是影响创新的重要因素。通过信息联通科学、技术、产业,是一种有效解释数字智能时代的创新范式的新模型构架的思考。 在新时代,企业成为了最先获取到信息,进行迭代的那方,成为人工智能技术前沿的核心主体。但平台企业确实不够强大,也不够活跃,活力也是不够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是数字时代创新的关键。中国还有一个特点确实和国外不一样,我们国家的创新体系布局多年,高校汇集了很多的科研人员,他们与企业的更多协同仍将发生重要的作用。产学研在中国的一体化,目前来说比国外更重要一些,要更好地发挥这个特点。
主持人

薛其坤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

观点1.超导量子计算简介。为了解决摩尔定律的限制、计算能耗和算力需求的矛盾,量子计算是其中一条解决技术路线。在量子计算方面,现在基本认为有六种做量子晶体管的方案:超导、离子井、自选、光子、中性原子、拓扑。超导和离子的成熟度是最好的。 超导用材非常简单,主要就是铝,铝资源非常丰富,但使用条件非常苛刻。 观点2.超导量子计算发展历程。量子计算三步走,一是计算能力超越经典计算机;二是有实用价值的专用量子计算机;三是通用量子计算机。超导量子计算云平台也是一个主要发展方向,一个新的国际赛道。在国内,北京量子院、北大都在发展量子云,目前从世界上来讲,IBM的比特数目和出错率仍是世界最好水平。 观点3.发展趋势和挑战。量子计算是未来信息技术的一个战略领域。算力的增加是一个可持续的发展方向,可纠错通用量子计算机是目前所知的难度最大的技术之一,当前错误率太高,存在类似芯片集成的工程性困难,我们在保证超导量子计算的准确性上路途还很遥远。
主持人

徐直军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

观点1:计算产业首先要把PC、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从我们看到的层面上来解决,同时把构成PC机的服务器、处理器,包括服务器的处理器、内存条、SSD、HDD、网卡、RAID卡、网卡芯片、RAID卡芯片、SSD控制器等,这是我国最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观点2:国产化不等于安全,要做出国产且技术水平高的产品,才是真正的安全。要让计算产业发展起来,首先要保证大规模先用起来,其次我国的芯片应该构建在可获得的半导体工艺之上,第三是要坚定不移地打造自主的计算生态,第四是算力基础设施要构建在可持续获得的计算芯片和生态基础上。
主持人

周进军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

观点1:在算力、算法、算据三要素中,算力是“根”,用户正在从单纯地追求速度向追求计算综合效能在转变。计算产业体系演进。仅靠单点体系去做整体竞争是不现实的,要构建相互关联紧密的技术群、产品群,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才行,自主安全产业必须要走产业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 观点2:要通过异构、定制化、软硬一体等方式,从单体性能的提升向追求系统全局性能提升来转变;信创的原始驱动力是网络安全,在自主创造里面网络安全必须贯穿始终;要构建具有战略支撑力,成体系的产业结构,解决产业分散及结构失衡的问题;要发挥场景迁移作用,强化数据治理,抓好关键领域数据平台和数据平台建设,解决计算产业发展动力问题。
主持人

陈旭东

IBM大中华区董事长、总经理

IBM认为人工智能是对人的能力的扩展,需要具备四个能力:理解、推理、学习和交互。AI发展经历了专家系统、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基础模型四个阶段,给新的时代来了越来越多的可能性。IBM可以为企业提供IBM开发的模型,包括为特定行业开发的特定模型集合,也可以支持客户使用自己的模型或者开源模型,还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开发开启预训练基础模型,帮助企业开启AI治理。
主持人

Areeba Rehman

G20青年企业家联盟法国主席、法国公民企业家组织主席、弗雷特贝(Fretbay)公司创始人

2008年创立的弗雷特贝公司是一个为个人和企业提供运输力的市场平台,在这15年的发展中,已经成为法国最大的数字运输网络之一。弗雷特贝能够抓住数字经济的机遇,并未社会创造价值。在我们成功的背后,关键就在于良好的技术设施和为我们提供支持的政府。在数字战略、人工智能、数字平台监管,以及数字和生态友好转型方面,中国、法国、欧洲的合作将对我们所有人都获益匪浅。中国是法国和欧洲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我们是法国和欧洲的企业家,深刻地期待与中国加深合作。
主持人

陈晓红

中国工程院院士、湘江实验室主任、湖南工商大学党委书记

全球计算技术正深入推动产业变革,产业体系加速构建,计算应用蓬勃发展,计算产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湘江实验室将聚焦先进计算与人工智能领域,抢占数字经济全球发展制高点,努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 难题,有序推动实体化运行,积极开展校地校企深度交流合作,全方位推进政产学研用。希望各位专家学者、企业家一道,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式发展、高质量发展,携手共建智慧社会发展新格局,强化科技支撑,塑造新动能、新优势,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彰显更大担当作为。
主持人

桂卫华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

他从“产生和发展背景”“工业智能技术的内涵”“应用案例”“相关思考”四个方面展开,提出要加快落实工业智能技术与工业领域的融合适配,充分发挥其赋能作用,积极推动工业智能技术发展,抢占技术高地。
主持人

向锦武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他围绕“发展概述”“技术支撑”“未来愿景”“举措建议”四个方面阐述,提出要以“政策”引导“智慧”,以“创新”驱动“智慧”,以“产业”赋能“智治”,推动计算产业高质量发展。
主持人

严群

SID China总裁、SID北京分会理事长、国际信息显示学会(SID)财务长

观点1:富媒体技术是实现具备高逼真和沉浸式互动的人类五大感知体验的技术,其中最主要的是具备可互动的真三维视频体验。富媒体相关技术覆盖动作捕捉、场景再现、感知技术、虚拟场景构建、交互式内容制作、影视化游戏制作、可交互的真三维光场实时采集和显示、交互式三维影像压缩格式和传输协议及通信协议方式、相关接口技术和协议标准、交互式富媒体软件操作系统、可交互的内容制作技术和分发技术等。该技术的应用领域包括但不仅限于电竞游戏、影视娱乐、虚实融合、远程会议、远程医疗、医疗康复、人机交互、人机融合等相关应用,市场规模将超过万亿美元。 观点2:Micro-LED具备微米级发光光源和10ns级响应速度,可实现集空间三维光场显示、空间精准定位、可见光通信等其他感知功能为一体的高度集成半导体交互显示器。Micro-LED阵列除了可实现下一代交互式富媒体显示终端,在传统平面显示领域,相比OLED和LCD, Micro-LED具备更高的发光效率、更快的响应速度、更长的寿命和更高的亮度,同时具备轻薄、省电和全天候使用的优势。应用包含LCD背光源、柔性显示、透明显示、AR/VR的微显示、车载/机载显示和基于“模块化拼接”的Micro-LED大尺寸显示屏。
主持人

李世鹏

欧亚国际科学院院士

深度学习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因为深度学习对大规模数据标注的依赖越来越成为瓶颈,同时缺乏推理,对先验知识利用不充分,还具有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不可解释性。而要突破深度学习瓶颈,需要利用算法扩展、因果推理、类脑计算、大模型以及认知科学启发的AI。大规模预训练模型(GPT/ChatGPT)与人类认知智能形成过程有着惊人的相似,通过对人类认知行为过程的模仿、借鉴,可以在深度学习上开创出更多可能。
主持人

金双根

欧洲科学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土耳其科学院院士、河南理工大学副校长

数字技术是第四次产业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相比,数字技术中包含时空大数据、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智能芯片、传感技术、边缘计算、共识算法等一系列前沿科技,能够将计算机产生和处理的电子信号,用“1”或“0”转换为图像、文字、声音、数据等。随着5G技术的成熟与落地,数字技术将会在推动万物互联、助力数字经济转型升级方面展现更多作为;随着空间信息技术的创新,地理信息行业也迎来了高速发展期,智慧城市、智慧国土、空间规划等领域将与空间信息技术融合发展,加速技术落地。
主持人

王耀南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教授

观点1:智能制造正成为先进制造业的主攻方向。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各个环节,具有自感知、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自学习等特征,旨在提高制造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的先进生产方式。 观点2: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四点建议。当前,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局限于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单一领域,自主可控程度低、联网范围小、控制效果差、感知能力弱、传算效率低、智能管控难等问题较突出,亟需提升现有制造业中工业互联网的自主可控与智能化管理。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内、外网建设改造,加快专业型平台、特色型平台、跨行业跨领域平台建设,加强工业互联网核心软硬件自主可控,保障产业链安全,共同研究制定工业互联网和先进制造业技术和产业体系,抢占工业互联网的制高点,支撑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二是深度推进“智感、效联、高算、协控、精管”关键技术的研究和融合,加快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低延时网络传输协议、边缘计算等下一代技术的研发,积极争取国际标准和规范的制定权。 三是将工业互联技术、模式等与各行业生产实践、行业特性、知识经验紧密结合,打造工业互联网在航空航天、船舶制造、轨道交通等领域的智能工厂示范工程,推广虚拟工厂、云工厂等新型制造模式,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支持共性技术平台建设。
主持人

吴东方

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观点1:光纤作为传感器的一种,必将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从宏观到微观,打造全方位多维度的感知城市是必要的,传感器是发展物联网、智能制造和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和核心。目前的传感器常用技术通常有三类。一是高压脉冲电缆。主要起到阻挡威慑作用,监测距离中等,容易受电磁干扰,需要用电,成本较高,无感知功能。二是视频监控。应用程度最广,但存在监测距离短,使用寿命短,大多属于事后复核技术,需要用电,存在监控死角。三是红外对射。价格低,监测距离短,容易被破坏,误报率很高,需要用电,安防级别低,尤其不适合在户外进行使用。 观点2:光纤神经感知技术,以光纤感知为代表的智能监测技术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具有突出作用,特别是可以进入一些如大范围地下、水下、海底布防等以前传统监测产品不可能进入的领域,从而提高安防监测产品的整体防范能力。感应光纤可使用普通单模光纤作为长距离无源传感神经网络,用以拾取来自广域线路及重要设备、场所附近的异常信号如振动、声音、温度等,在终端光信号经光电变换后由软件后台根据采集信号的特征感知光纤沿线周围环境,分析判断各种破坏性事件的具体位置、类别及危害程度,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安全监测。并可集成联动现有分布式智能监控视频,形成综合化、立体化、信息化智能监测报警系统。
主持人

倪光南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鉴于算力基础设施在我国加快建设数字经济的重大作用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的重要地位,当前应发挥我国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统筹规划、提前布局,产业协同攻关计算、数据存储和数据通信网络的前沿创新技术,争取在打造算存运高效协同的算力基础设施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实现算力基础设施的高质量发展,为科技强国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主持人

张彦

欧洲科学院院士、挪威皇家科学院院士、挪威工程院院士

张彦在题为《数字孪生赋能新基建》的演讲中指出,新基建是发展数字经济的基础网络,数字孪生是新基建的关键技术,产业界需要理解未来数字经济深层次变革。
主持人

邬伦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数字孪生作为城市新基建的重要构成和新经济的孵化器,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管理与服务全生命周期的虚实映射孪生交融和城市全要素全方位的智能化提升,将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带动相关产业与数字经济迈上新的台阶。
主持人

沈昌祥

中国工程院院士

数据是整个生产链、供应链的要素,大数据具有多源异构、非结构化、低价值度、快速处理等特点。在数字经济时代,虽然我们现在拥有海量数据,但是大量数据都没有被我们利用起来,成为了数据废料。所以大数据相当于数据废品和垃圾收集处理,从中发掘知识和本质规律,形成企业智慧大脑产业生态。 网络安全的实质就是风险度是脆弱度和威胁度的乘积,在此背景下,打造安全可信的数字新生态,需要做到“六不”防护效果:进不去、拿不到、看不懂、改不了、瘫不成、赖不掉。 国家等级保护2.0新标准把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工控系统等采用可信计算3.0作为核心要求,筑牢了网络安全防线。
主持人

谭建荣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特聘教授

他从自己的求学和研究经历谈起,回顾了工业软件的发展历程,详细介绍了工业软件的基本特征、分类方式和典型应用场景。 观点1,在谈到工业软件的未来发展趋势时,他表示“工业软件将不再是工具,而是未来工业的主宰,希望有更多的数学家们投入到工业软件的研究领域中来。” 观点2,工业软件实际上就是工业知识和软件工程的融合,里面有很多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工业软件现在成了比芯片、光科技更被卡脖子的领域。
图片集锦PHOTO GALLERY
1 1 1 1 1

版权所有 世界计算大会组委会 京ICP备16006243号-28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