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1 1 1 1 1 1 1 1
222022-08

2021世界计算大会在长沙启幕

中国日报网9月17日长沙讯

222022-08
大会介绍SUMMARY

主题:计算万物•湘约未来——计算产业新格局

时间:2021年9月16日-18日

地点:长沙国际会议中心

本届大会以“计算万物•湘约未来——计算产业新格局”为主题,聚焦“计算”与“数字”本质,设置1场开幕式、12场论坛及专题活动、2场大赛、1场“计算创新与数字赋能”专题展,围绕前沿技术、数据要素、人工智能、软硬件技术、信息安全、生态融合、新型基建、先进计算与先进制造等主题,为全球计算领域搭建一个专业化交流、高端化对接,共赢共享的国际合作平台。

大会聚焦计算领域热点话题,邀请了来自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法国等国家的1位图灵奖获得者、30余位中外院士,100多位专家学者及知名企业家在会上发表主旨演讲,与业界共享新思想、新理论、新技术、新观点;国内外400多位产业届精英,累计超过3000人次参加了大会论坛及专题活动。

日程PROGRAMME
嘉宾介绍GUESTS
杨学军 中国科学院院士、军事科学院院长
刘烈宏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庆峰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John Hennessy 图灵奖获得者、美国国家工程院、美国国家科学院和美国哲学院院士、原斯坦福大学校长
周向宇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陈晓红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工商大学党委书记、国家基础科学中心主任
陈黎明 IBM大中华区董事长
倪光南 中国工程院院士
郭毅可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香港浸会大学副校长
方滨兴 中国工程院院士
廖湘科 中国工程院院士
福田敏男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日本工程院院士
金双根 欧洲科学院院士、联合国科学院院士
陈世卿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联合国科学院院士
郑纬民 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 彦 欧洲科学院院士、挪威皇家科学院院士、挪威工程院院士、IEEE/IET Fellow
王耀南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教授、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
罗智泉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校长、教授,IEEE/SIAM Fellow
高会军 欧洲科学院院士
精彩回顾WONDERFUL REVIEW
主持人

张 彦

欧洲科学院院士、挪威皇家科学院院士、 挪威工程院院士,IEEE/IET Fellow

张彦在《数字孪生赋能物联网》的主题演讲中提到了他近期带领团队在数字孪生(DT)赋能物联网(IoT)这一崭新领域的研究成果。他认为通过融合机器学习,进一步智能化物联网,能提升网络在低时延、数据隐私保护和节能等关键方面的表现。并且概述了DT的基本概念和建模方法,讨论了将DT应用在诸如数字孪生边缘网络、6G、车联网、空地一体化网络、工业物联网等典型场景时所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主持人

王耀南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教授、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

人工智能机器视觉技术的创新发展和工业应用给生产方式带来了重大变化,成为了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关键。未来的硬人工智能一定会走进“互联网+人工智能大脑模型+应用场景协同”的新阶段。 目前互联网已经建成,接下来更多的工作是做模型——脑模型的建模与算法优化,而最后一定要和应用场景相结合。
主持人

罗智泉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校长、教授、IEEE/SIAM Fellow

我国5G基站技术世界领先,5G网络性能取决于设备性能,更重要的是要为设备配置与通信场景相匹配的参数,运用数学模型和优化算法的技术,从网络端对端的角度将网络效能发挥最大,展示了包括数据驱动的网络环境统计模型、SRCON现实网络仿真系统设计和算法框架等网络效能优化前沿技术。分享了5G网络优化最新研究成果:一是现实网络统计模拟技术构想;二是5G非独立组网的 B1及A2参数优化;三是5G小区物理标识(PCI)规;四是网规网优高维解空间寻优算法。
主持人

高会军

欧洲科学院院士

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个性化培养,提倡几点理念:一是国际视野的培养。不仅是国际化的视野,而且还有国际化能力,国际活动的能力、国际沟通的能力,包括处理信息的能力,经受多元文化冲击的能力。二是依托产业培养。大部分学生最终还是到产业里面工作,产业界我们强调什么?除了基本能力,希望学生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方面依托我们自己创建的研究院平台进行产业化培养。一方面建立产业联合实验室,通过学生的交换和培养创建很多机会。再一个是产业项目合作,通过引进企业合作项目,通过项目对人才进行培养。三是注重高端师资引领。
主持人

方滨兴

中国工程院院士

网络空间的资产范围较广,主要组成要素包括设备、系统、应用、数据、人员、组织等。我们要根据不同的风险转移需求,开发出不同的网络安全保险。保险指数将会是最具权威性的信息系统安全风险的风向标,将推动网络安全保险发展,全方面提升网络安全保障程度。
主持人

廖湘科

中国工程院院士

计算技术是信息技术领域的基础和核心,是科技、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基石,先进计算并不只是指特定的某项具体的计算技术,而是多种计算技术的统筹,从能器件、架构、软件等多方向、多路径演进。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产业领域相继崛起,如电子政务、企业信息化、社会治理、智能化等等都需要先进计算支撑。
主持人

福田敏男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日本工程院院士

单一场景机器人如同细胞,会进化成适应不同场景,并形成机器人集群。尽管在这一过程中AI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AI的领域仍然有限,机器人集群需要人类系统、人类决策和人类干预,也就是需要生物智能来处理资源,所以人类会与AI和BI进一步深度合作,形成一个能更好工作的竞争系统,也就是一种混合的CI局面。
主持人

金双根

欧洲科学院院士、联合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具备较好的基础和市场条件,并具有先进的计算产业,正在蓄势待发。“十四五”既有规划,也提出了聚焦新一代人工智能,包括新的算法,增强保障能力,培育和壮大相关的产业发展新动能,以及着力打造新技术的标准,构建新的应用模式,成为先进计算产业的主力军。湖南,作为中国计算的发源地之一,立足“两芯一生态”产业发展布局,谋划布局世界计算长沙智谷等等,在新一轮的相关计算革命浪潮中发挥重要作为,也必将大有可为。
主持人

陈世卿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联合国科学院院士

当前,智能超算已经广泛应用于能源、交通、健康、文创、安防、农业、教育、制造、环保、金融等领域,它能够服务于中小型企业,使他们更有创造力,能够进行更好的软件开发。在智能医疗、智能教育、智能能源、智能文创、智能制造、智能农业、智能交通、智慧科学城等应用场景中,以智能超算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主持人

郑纬民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纬民通过视频发表了题为《从头研发先进的系统软件》的演讲。他通过介绍高性能分布式文件系统和基于NVMe SSD的数据库系统两个例子,表明从头构建先进的存储系统软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外国年轻人能做到的,中国年轻人也能做到,只要中国年轻人愿意从头开始做,中国的存储系统就会越来越好。
主持人

杨学军

中国科学院院士、军事科学院院长

网络的未来,由场景网引起的机遇,如果我们世界越来越多的物、人、机器链接到网络的节点上,我们就相当于在这个神奇的组合游戏之中增添了数十亿计可用的新组建。场景网如何来做?场景网可以分解为自适应技术、场景、网络,也就是如何实现自适应,如何实现场景,如何实现网络,也就是网络链接。要构建这样的复杂自适应系统,会有七个基本的特点,这七个基本特点包含了四种特性和三种机制。四种特性是聚集特性、非线性特征、流特性、多样性特性;三种机制是标识、信誉机制、规则发现。
主持人

刘烈宏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中国联通作为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的国家队和主力军,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发挥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者和运营者的先行军作用,以推动千行百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牵引,形成了以CT为基础,IT、CT一体化发展,IT、DT一站式服务的“一体两翼”总体布局,聚力打造大计算新引擎,共创数字化、产业化新生态,共谋产业数字化新篇章。
主持人

刘庆峰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人工智能是数据驱动性的技术,我们人工智能面临两大时代主题,一是人工智能3.0浪潮在十四五期间如何红利兑现,从现在的算法,运算能力,以及网络通信移动互联网各种数据的瞬间回流,已经使得第三人工智能浪潮可以深刻改变这个世界生产生活方式,我们如何兑现红利问题。第二是新一代人工智能我们中国一定会走在全球前面,在下一代人工智能,通用人工智能方面我们还有很多挑战,我们当前人工智能兑现和新一代的人工智能研发是摆在面前非常重要的作用。
主持人

John Hennessy(约翰·轩尼诗)

图灵奖获得者、美国国家工程院、美国国家科学院和美国哲学院院士、原斯坦福大学校长

计算机领域的两个巨大变化正在改变我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我们制造计算机的方式。在人工智能缓慢发展了50多年之后,深度学习取得了突破,为我们如何构建复杂应用创造了一个重大转折点。事实上,基于深度学习的系统正在克服我们用早期技术无法解决的问题,它们通过使用大量数据和大量计算资源进行训练来做到这一点。与此同时,摩尔定律的减速给通用计算机的性能快速增长画上了句号。为了克服这种冲突并利用深度学习的进步,我们不得不发明一种新的体系结构方法,它被称为领域特定体系结构。
主持人

周向宇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文化事实上对数学的思想方法和能力是非常看重的,“筹算”对中国语言事实上有深刻的影响,像运筹帷幄、技高一筹、略胜一筹、一筹莫展事实上都是反映在做筹算题的情况,现在成语经常在用。像统筹、筹款、筹办、筹备等,这里的筹都是源自于筹算。另外计算事实上是数学科学一个基本的特征和内容。数学可以说延伸了计算机科学,为计算机科学奠定了基础。在科技创新发展中,我们既要重视有用之用的做小,也要重视无用之用的做久,这样才能更好地,充分地发挥基础科学的威力。
主持人

陈晓红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工商大学党委书记、 国家基础科学中心主任

智慧社会治理中的数智技术的创新。用数智技术来驱动智慧社会,可以有效地构建数字孪生的城市。通过物联网也能够有效实现智慧社会智能泛载感知,城市的眼睛、城市的壁垒等,智能传感和机器AI打造这样一个智能感知的精准系统。5G网络通过5G的切入也能够大幅提升智慧社会智联感知能力,这也是5G+AI,5G+物联网很好的应用场景。
主持人

陈黎明

IBM大中华区董事长

数字技术不仅仅赋能企业,提升企业竞争力和价值,其实某种程度上也定义了政府运营效率,也定义了个人一些企业,可以说数字技术赋能了新常态。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我们认为新的常态需要新的系统,新的系统主要是解决以下几个命题:一是数据经纬。二是大规模的自动化,全面自动化。说到转型,它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事情。随着新的技术,新的模式,新的监管不断出现,你需要不断做转型的,所以它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
主持人

倪光南

中国工程院院士

开源是开放科学的核心精神在信息领域的体现。开源既是发展模式又是商业模式,国际化商业体系已经形成,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开发人员加入到开源大军之中。实践表明,开源有强大的生命力。尤其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方面。中国将迅速从开源大国发展到开源强国。
主持人

郭毅可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香港浸会大学副校长

艺术科技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解读。一是沉浸式;二是智能式;三是交互式;四是一体式。人工智能需要从大量数据中学习,不光要有艺术的产品,更重要的是要加入人的情感,有了这样的数据,才可能实现心中有人的创造算法。
图片集锦PHOTO GALLERY
1 1 1 1 1 1 1 1 1 1 1

版权所有 世界计算大会组委会